top of page
作家相片Dean Hsiao

S2-7_Dean:9個正念步驟,簡單調整生活步調(下)

已更新:2020年6月25日




感謝、感謝與感謝。生命的美好,由此開始。

試試看用聽的:

Spotify: Link

Youtube: Link

Apple Podcasts: Link

Google Podcasts: Link

RadioPublic: Link



又是半個月過去了,我們的正念步驟系列單元也即將進入尾聲囉!如果你在這個單元當中,有所獲得,並且也有親自去做的話,相信你一定已經有很多明顯的改變了吧!至少,你一定對生命更有感受了,對嗎?感受到過去這些日子,你可能從來沒有看到,或聽到的人事物,其實只要我們打開我們的心,打開我們的感受,這些本來就存在在我們身邊的美好,就會一一讓我們看到了。今天我會繼續跟大家分享,最後3個正念步驟,請一定要聽到最後喔!



好的,日常的官方宣傳之後,就進入這一集日常正念啦!大家還記得上一集,我和大家分享了什麼嗎?3秒鐘讓大家想一想,3…2…1…,好啦,時間到!如果你能馬上回答出來的話,代表你真的有好好去實做這些正念步驟,給你拍拍手!超棒的!上一集和大家分享的是「接納一切的本質」、「耐性」和「放下」,對不對?今天這一集要分享的正念步驟,我覺得也是這三個步驟的延伸,第一個叫做「不拚命爭取」,或者也可以稱它叫做「無為」。


「不拚命爭取」


講到「無為」,就一定要提到老子,「無為」是老子的哲學當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,說得再嚴謹一點,應該要叫做是「自然無為」。正所謂「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」,這裡的自然不是我們馬上想到的那種大自然,而是形容「自己如此」的一種狀態,也就是所有人事物的那個本質,他們本來就是那樣。你會發現,談到覺察、正念的一些觀念,好像乍聽之都是一些很負面、消極的態度,其實不是的,就如同「無為」不是要大家什麼都不做,而是「不妄為」,老子其實並不反對人們的努力,也不反對人們有所作為,他是鼓勵大家去做的,但是要做到「為而不待」「為而不爭」。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本質去做,但是不要把持,不要爭奪,不要因為這些努力的成果,而出現一己的占有欲,這就和這一個正念步驟「不拚命爭取」是一樣的意思,卡巴金教授說:「讓事情保持在覺察之下,不操作它們,也不使任何事情發生,而只是單純的與生命的發展同在,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事情,它們已經夠好了。即使現在的確是讓人感到不愉快,但那也夠了。我們不需要逃避它,或者糾正它,或者用某些事讓它符合規範,因為,它就是這個樣子。」


其實這世間的一切都是空性,簡單來講,所有的人事物,對於我來說,都不具任何意義,是我賦予他們意義的,也就是說,同樣一棵樹,也許是一棵椰子樹,對於不同人來說,就會產生不同的意義,也許有人是住在熱帶國家,他一看到椰子樹,就會想到自己的故鄉,而有些人他們這一輩子都沒有看過椰子樹,所以他看到椰子樹的時候,只會覺得很新奇。這個道理就是可以讓我們好好地去思考一下,「為什麼我需要這麼拚命的去爭取呢?」,我們的生活當中,有太多的任務需要完成,以至於我們都是趕趕趕,趕著往更好的未來奔去,又或者,我們只是想要逃避過去的某些事。但是,當我們開始練習「不拼命爭取、無為」,只讓事情就像它們的本來的樣子那樣,靜靜的,用他們的方式展開,這樣,會帶給我們很大的滋養及療癒,因為,我們也同時在練習,「放下控制」。


「信任」


能夠學會放下「控制」,那代表,我們的「信任度」很高,今天第二個正念步驟,就是「信任」。你信任別人嗎?或者你信任自己嗎?每次講到信任,我都會想到小時候在那種團康活動當中,會玩到的「信任遊戲」,就是自己站著,雙手抱胸,背對著自己的小隊員,然後無所畏懼的往後躺,自己的小隊員們,就會把你撐住,讓你不會直接摔在地板上,這樣的一種信任遊戲,有些人在玩這樣的遊戲的時候,其實是非常害怕的,那就代表這個人,對於這世間、對人、對自己的信任度,不太夠,當然這有很多的原因,某種程度上來說,這樣的人,累世大多都是無法給出信任的人,這邊我們就不細談。

信任之所以重要,因為他是一種力量,信任別人,會給別人很大的力量,比方說,你的上級、老闆看到了你的能力,決定把一件重要的專案交給你負責,老闆信任你,你是不是就會感覺到,比較有力量呢?如果你信任的是自己,那就會產生自信,自信讓我們無往不利,很清楚我們要的是什麼、方向該往哪裡走,所以說,信任,是我們生命當中很重要的心態。當我們要練習信任,首先,我們可以先試試看,信任我們的「身體」。你相信你的身體嗎?其實我們的身體,每分每秒都在支持我們,沒有身體的支撐,我們的意識早就垮了、沒有身體的支持,我們什麼事也做不到,因此,學習練習信任身體,也是很好的一步。我們可以信任呼吸,因為如果我們還需要擔心自己會不會呼吸,在這之前我們早就死亡了。所以我們信任呼吸的進、呼吸的出,信任耳朵能聽,信任眼睛能看,信任器官能進行新陳代謝…等等,都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,並且更愛自己。


2018年有一部很棒的日本動畫,叫做「工作細胞」,他用很有趣的方式,將我們身體當中的紅血球、白血球,還有血小板等等各種細胞擬人化,進而去呈現這些細胞們,是如何在我們的身體當中,支持我們每一天的日常生活,其實人體就是宇宙呀!提到這個「工作細胞」,如果你沒有看過的話,真的很推薦你可以去看看哦!因為我們平常對於自己身體裡的細胞們,並沒有太多視覺上的認識或想像,透過這部動畫,你可以很具象化的去了解自己身體裡的這些細胞們,比方說,在做「信任自己的身體」這個練習時,就可以有很具體的形象,可以來對我們的細胞表達信任與感謝,我自己認為,這是一個很有趣,也很有效的方法,每當我們不信任自己的時候,就想想這句話吧!「細胞們是如此無條件的支持我,我也要更加相信自己。」


「感謝」


接著我們來到今天的最後一個正念步驟,也是這一系列的最後一個步驟,就叫做「感謝」。學會感謝,並不只是要我們學會「謙卑」,而是你可以發自內心的,對自己、對他人、對這個世間的一切,能夠抱有感謝的心,我指的是指所有的人事物,包括好的,當然也包括不好的。我們先來說說好的吧!對我們有益的、有恩的、有好處的、幫助我們成長的人事物,我們可以比較容易的對他們表達感謝,如果你是一個說不出感謝的人,那在這裡,可以請你問問自己,為什麼我說不出感謝呢?很多時候,是因為我們對生命,我們對生活無感,覺得很多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,其實,沒有什麼事情是理所當然的,拿生活來說,我們打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可以用,這理所當然嗎?不,這是從古至今多少水利專業人員的心血、多少社會賢達的建設,我們才能享受到這樣的生活?我們平常走在路上或人行道上,又有多少專業的工人們,在大半夜為我們鋪好了這些平整的馬路?請你環顧一下你的四周,有多少的東西,是靠我們一己之力就能創造的呢?你會發現,幾乎沒有,我們的食衣住行育樂,都有好多好多好多人的人在幫助我們,理解到這裡,是不是覺得,我們可以發自內心的去感謝我們的生活了呢?這個社會是這樣的,大家好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,就是在幫助整個世界了。


至於不好的事情,為什麼也需要感謝呢?如果你已經是一路跟著這個日常正念單元走到現在的聽眾朋友,就一定明白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」這句話,對我們不好的事、傷害我們的人,都是我們的功課,是我們需要去主觀經歷的體驗,簡單來說,是我們的靈魂將他們召喚來的,正所謂「外在世界是內在世界的投反射」,外在的一切事物,都是一面鏡子,來照給我們看,其目的就是來觀照我們自己的狀態。不好的事,背後一定有它好的原因,我們可以從中獲得成長,如果我們學會感謝這些負面狀態的發生,某種程度來說,我們就已經化解了這個功課了。


在我的推薦書單裡,有一本是章成老師的《奉獻》,也非常推薦大家可以去拜讀,裡頭講了一條對我而言受用無窮的公式「感恩+反省=奉獻」,對所有事物我們都能抱持感恩的心,進而去反省自己,是否還有地方可以改進,這樣的一個善循環,就是對這個世界的奉獻了。也因為這樣,所以我幾乎沒有任何後悔的事情,因為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,過去的種種傷害、錯誤的決定、惱人的情緒等等,都是滋養我的肥料,幫助我成長的養分,我感謝這些人事物的出現,感謝他們,幫助我看到我自己的狀態,看見每分每秒,我自己的情緒波動,看見我對每一件事情的自動化反應,即使是恐懼,我也感謝它,因為有恐懼,我才知道我怕什麼,也才能夠進一步探討,我究竟為什麼害怕,我能不能改進?


感謝,是非常強大的力量,在這裡,我想邀請大家,先感謝自己吧!感謝自己願意打開「正念藝術家製造公司」,來聽Dean的這段節目,無論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觀念說法,都沒有關係,能夠感謝,能夠給予,就是最好的事情了。


好的,今天的正念步驟,已經和大家分享完了,我來為大家複習一下今天的內容:


1. 正念第7個步驟是「不拚命爭取」,試著停下來,看看自己,看看眼前的人事物,你為什麼需要這麼用力呢?想想老子的教導,無為,不妄為。


2. 正念第8個步驟是「信任」,相信自己,相信他人,相信世界,儘管這個世界是這麼的複雜,但沒關係,相信自己,身體正在支撐你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

3. 正念第9個步驟是「感謝」,感恩+反省=奉獻,學會感恩,給予感恩,正向的能量就會回到自己身上,首先,先感謝自己,愛自己吧!


謝謝大家收聽這三集的日常正念步驟,其實我使用「步驟」這一個詞,到現在覺得,好像用的不太恰當,因為這九個日常正念,它們之間並不存在順序的問題,不是說你非得從第一個開始執行,才能到最後這一個感謝,它們之間,是互相關聯,互相有效,互相提拉的,它們都是幫助我們回到當下、慢下來、覺察自己的重要觀念,所以,很抱歉,我用了步驟這一個詞,如果有誤導到大家,請多多見諒。也希望大家,能夠真的在日常生活中,慢慢去體會正念能帶給我們自身的力量與安定。

110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